长安网群

锡林浩特市综合施策 精准发力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2024-12-20 08:46:51 来源:锡林浩特市委政法委员会   责任编辑:吕强

  锡林浩特市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着力加强组织领导、聚焦重点任务、强化推动落实,在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上综合施策,精准发力,为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贡献锡林浩特力量。

  谋篇布局 下好社会治理“先手棋”

  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指引,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持续提升防范化解公共安全风险能力和水平,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全警联动,拧紧夏夜“安全阀”,扎实推行“巡逻、处警、查控”三位一体合成巡防机制,从严从细从实落实“打、防、管、控、治”措施,“夏季行动”以来,全市公安机关破获刑事案件377起;查处行政案件952起;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66280起,抓获网逃人员25人。全市治安类警情同比下降34.58%,刑事类警情同比下降34.80%,破获17年前命案积案1起,有力守护了社会平安和人民生活幸福安宁。政企联合,提升法治“心温度”,制定落实《锡林浩特市政法机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十条保障措施清单》台账,紧盯各项目标任务,开启涉企绿色通道服务,以高效政法工作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深入开展“蒙马奔腾2024”专项执行行动,执结涉金融执行案件389件,涉民生执行案件310件,涉企业执行案件1214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出化解矛盾纠纷“新路径”,建立了以调解中心、苏木镇街道调解室以及社区调解室三级调解体系,以品牌调解室为引领,整合政法系统退休人员、经验丰富调解员、派出所民警、律师以及社会贤达等各层级胸怀社会责任情怀的专业人士,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参与基层人民调解工作,调解各类矛盾纠纷4794件,成功率达到100%,调解协议涉及金额约4.39亿元。

  蓄势聚能 织密公共安全“防护网”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力争将各类安全风险管控在萌芽,将问题隐患治理于未然,守住公共安全底线,筑牢公共安全防线。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抓手,围绕安全生产责任落实、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治理、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科技支撑和工程治理等八个方面开展专项行动,全面深入细致排查治理安全风险隐患,检查企业3269家次,发现一般问题隐患4329条,重大事故隐患31条,均整改完毕,整改率为100%,确保全市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以“你点我检”活动为契机,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开展“你点我检”活动6次,共计监督抽检101批次,现场快速检测132批次,对抽检不合格食品严格依法处理,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努力打造放心、安全的食品消费环境。

  互嵌共融 绘就民族团结“同心圆”

  创新推出“一线浸润、两基支撑、四轮驱动、五点互联、八进创新”的“12458”民族工作体系,形成全方位、立体化民族工作新格局。开设“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专栏,累计刊发相关内容1330余篇(条)。开展“我们的节日”、“百姓大舞台”、“蒙古马精神杯”超级联赛等民族团结系列活动324场,覆盖2.8万余人。成立“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全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打造教育示范基地,全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校(园)建设率达到100%,21家语委成员单位均已完成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单位创建工作。打造5个重点观摩、8个后备观摩、3个补充观摩、N个动态增加的“5+8+3+N”开放式观摩点位结构,现已全部达到迎检标准。围绕“学 创 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内蒙古特色资源,编创推出《晨曦之赞》、《蓝天下的北疆》、《红旗飘扬在草原》、《民族团结一家亲》等15部作品,全力唱响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协奏曲。

  多元联动 夯实民生保障“压舱石”

  认真践行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强化政策落实,提升服务效能,以实际行动破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增进百姓福祉。全力推进“温暖工程”建设,全市供热管网改造项目全部完工,新建供热管网82公里,升级改造换热站16座,更换补偿器77处,185座换热站和主管网及阀门井已全部检修完毕,切实提高了全市供热应急保障能力和智慧化水平,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加强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帮扶,举办“暖冬行动 职等你来”、“春风行动”、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促进会等多次招聘活动,帮助广大求职者实现就近就地就业;落实低保渐退政策,鼓励低保家庭援助对象积极就业,对可能因就业导致收入超出低保标准的,给与6个月的低保待遇渐退期。做好根治拖欠农牧民工工资工作,受理欠薪投诉案件2026起,为2600余名劳动者追回被拖欠工资1550万余元。真正实现人民群众“温暖指数”“幸福指数”双提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