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公信】锡林浩特市推行“容缺受理”机制 彰显法律援助速度与温度
【司法公信】锡林浩特市推行“容缺受理”机制 彰显法律援助速度与温度
锡林浩特市法律援助中心始终以便民服务为目标,不断深化“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以“一窗办、一站办、简化办、马上办”为抓手,积极推行“容缺受理”机制,着力打造接待“零距离”、流程“零障碍”、质量“零差错”、对象“零投诉”的法律援助品牌。
中心坚持将落实推行“容缺受理”机制挺在前,当法律援助中心遇到符合法律援助条件但材料不齐全的情况时,先予受理和审查指派,同时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充的材料及办理时限,由申请人作出材料真实性的承诺,事后由申请人补齐相关材料。快速便捷的“容缺受理”制度,既保障了受援人的合法权益,也节省了大量的宝贵时间。
李某通过手机“抖音”APP与吴某结实,并开始同居生活,在双方同居期间,李某与吴某多次对其女儿实施辱骂殴打虐待伤害等行为,导致其女儿重伤二级及轻伤一级的严重后果。李某因故意伤害罪及虐待罪被锡林浩特市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尤某提出与李某解除婚姻关系。2024年8月份,尤某来到中心申请法律援助,自述为低保人群,中心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受理了其法律援助申请。在审查其提供的材料时,发现缺少相关低保证明材料,由于当事人家住得比较远,案件又较为紧急,中心决定开辟“绿色通道”,启动“容缺受理”机制,先出具指派手续,后补齐低保证明材料,保障当事人享受到便捷、高效、贴心的法律援助服务。今年以来,通过“容缺受理”机制援助的受援人共计2人次。
快速便捷的“容缺受理”制度,既保障了受援人的合法权益,也节省了大量的宝贵时间,受到当事人的高度赞扬。锡林浩特市法律援助中心将持续实行“容缺受理”制度,为受援群众提供专业、高效、便民、一站式法律援助服务,切实提升群众法治满意度和获得感。